窮不怕朱紹文
相聲界過去很講究“輩分”。雖然解放后這一現(xiàn)象一度被淡化了很多,但這幾年這東西又卷土重來了,而且搞得很神秘、很神圣的樣子。其實我覺得這東西沒什么大作用,我們?nèi)ν馊擞X得這就是個藝人“論資排輩”的依據(jù)。但就是這個“依據(jù)”在相聲圈內(nèi)好像經(jīng)常發(fā)出驚天動地的動靜,有人為了這個“輩分”夜不能寐,茶飯不思;有人為了這個“輩分”費盡心機,花樣百出。于是,這里面產(chǎn)生了各種各樣的故事。
(資料圖片僅供參考)
相聲界公認(rèn)的輩分是:
第一代張三祿;
第二代:朱紹文、阿彥濤、沈春和;
第三代:春長隆、馮昆治、范長利、桂禎、徐長福、沈竹善 、 恩緒、高聞奎 、魏昆治、王有道、高聞元、裕二福 。
(從第四代開始,有了大家都熟悉的“德壽寶文明”的輩分排序。當(dāng)然這東西沒有明確的規(guī)定,從來也沒有強制,只是一個大家隨大流的現(xiàn)象)
第四代:裕德隆、李德钖(萬人迷)、張德泉(張麻子)、馬德祿、周德山(周蛤蟆)、焦德海、劉德智、李德祥等。
第五代:張壽臣、常連安、馬三立、郭啟儒、郭榮起、朱闊泉、李壽增、侯一塵等。
第六代:侯寶林、劉寶瑞、常寶堃、趙佩如、張永熙、郭全寶、王鳳山、孫少林、常寶霆、白全福、閻笑儒、常寶華、馬志明、尹笑聲、楊少華、楊少奎、楊海荃、王寶童、馬敬伯、楊寶璋、歐少久等。
第七代 :蘇文茂、李伯祥、高英培、馬季、楊振華、金炳昶、常貴田、趙振鐸、劉文亨、侯耀文、石富寬、唐杰忠、杜國芝、黃鐵良、楊紫陽、師勝杰、范振鈺、牛群、李立山、劉洪沂、張文順、孫小林等。
第八代:郭德綱、姜昆、李金斗、馮鞏、于謙、高峰、張文澤、孫越、趙炎、劉偉、笑林、王謙祥、李增瑞、趙偉洲、奇志、陳寒柏、崔金泉、李偉健、賈承博、李建華、王平、武福星、唐逗、仇小豹、趙津生、劉俊杰、賈倫、尹卓林、高曉攀等。
第九代:李丁、董建春、李寅飛、郭麒麟、岳云鵬、張云雷、 唐愛國、大兵、周煒、李偉健、武賓、付強、葉蓬、趙衛(wèi)國、常藝博、李鳴宇、龔少川、尤憲超、馬菁原、牛晨曦、樊星、樊帥、趙越、劉峰、侯愛林、馮皓、李雅潔 、曹云金、劉云天等。
相聲界里的輩分不是按照年齡來排的,而是根據(jù)師傅的輩分以及你拜到這個師傅名下的時間來算的。所以這就容易出現(xiàn)年齡小的反而是“師兄”,甚至是“師叔、伯”的現(xiàn)象。
謝天順和兒子謝金
現(xiàn)在德云社里的謝金。他父親謝天順是郭榮啟的徒弟,屬于“寶”字輩。他的兒子謝金大學(xué)畢業(yè)才開始說相聲,他算王世臣的徒弟,由李文山代拉師弟,于是乎謝金成了“文”字輩。在德云社里,班主郭德綱這一批藝人都是“明”字輩,所以年輕的謝金就是他們師叔,而張云雷、欒云平這一批跟謝金年齡相仿的郭氏弟子都得稱呼謝金“師爺”。
鄭好
但德云社里另一個大輩卻自降一輩,他就是被郭德綱成為鄭喜定的鄭好。鄭好的師傅是王志濤先生,他是“寶”字輩藝人,跟楊振華、金炳昶等師兄弟都是楊海荃的徒弟。按理來說鄭好是“文”字輩,郭德綱該稱一聲“師叔”。但在德云社自己定的家譜里鄭好卻成了跟郭德綱平輩的“明”字輩。坊間有些說法是王志濤自降一輩,鄭好跟著降了輩。這樣的說法不靠譜。王志濤論年齡、論能力他都沒必要自降一輩,他又不是吃不上飯,他圖啥呢?而且金炳昶也沒自降一輩,王志濤憑什么自降一輩呢?所以這事很大可能是“北漂”鄭好為了能在德云社站住腳,跟班主搞好關(guān)系而自降一輩。至于有人說鄭好師爺楊海荃是馬桂元徒孫,那簡直是胡說了,因為楊海荃師傅是馮振聲跟馬桂元的徒弟馮寶華(本名馮振聲)重名而已。如果這是真的,那鄭好就成了郭德綱徒弟一輩的了。
母儀天下
至于于謙降一輩,那是石富寬或者高鳳山甚至高德亮的事,雖然具體是誰自降一輩各說紛紜,但絕不是于謙自己降了一輩。
相聲界里還有很多關(guān)于輩分的故事,以后慢慢講給大家聽。
對了,相聲界里還有一種“干爹”文化也挺有意思。比如陳寒柏有5個干爹!但是大家也別笑,也別罵,這在相聲界里也是正常現(xiàn)象。郭德綱也有5個干爹:靳金來、范振鈺、廉春明,這三位是郭老板自己認(rèn)的,還有倆是侯耀文給指定的:石富寬、師勝杰。
關(guān)鍵詞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