宗教、zheng治、性內容、暴力:這些是被禁止上映的電影中最常見的主題。
(資料圖片)
有人說,所有的宣傳都是好的宣傳。事實上,有些電影在被禁后獲得了更多的粉絲——畢竟,人們總是想要他們不能擁有的東西。以下是12部被禁電影,它們是銀幕上最精彩的故事之一。
1.A Clockwork Orange 《發條橙》(1971)
斯坦利·庫布里克(Stanley Kubrick)的《發條橙》(A Clockwork Orange)改編自安東尼·伯吉斯(Anthony Burgess)的同名小說,因其暴力場面而臭名昭著,以電影制作人最著名和備受推崇的場景為特色。故事背景設定在一個反烏托邦的未來,主人公亞歷克斯(Alex),一個有魅力的(和反社會的)主角,被關進監獄,接受政府開發的厭惡療法,旨在阻止社會的犯罪問題。由于其對強奸和暴力的生動描述,這部電影在愛爾蘭和新加坡等國家被禁了30多年。
2.Apocalypse Now 《現代啟示錄》(1979)
弗朗西斯·福特·科波拉 (Francis Ford Coppola)是所有好萊塢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導演之一。《教父》第一部和第二部經常被列為“最佳影片”,《現代啟示錄》在1979年上映。然而,后者也伴隨著爭議。由于其反戰主題,該片在韓國被禁,而其他人則廣泛討論它到底是一部反戰電影還是親戰電影。不管怎樣,它被廣泛認為是關于越南戰爭的最佳影片,也被普遍認為是有史以來最好的戰爭片之一。
3.The Texas Chain Saw Massacre 《德州電鋸殺人狂》(1974)
這是一部恐怖的杰作,仍然是最受歡迎和最成功的電影流派之一。盡管《德州電鋸殺人狂》衍生出了許多衍生品、續集和翻拍,但它的原始版本將永遠是最原始、最好的,也是血淋漓系列的鼻祖。由于其高水平的暴力和殘忍,它在西德、新加坡和幾個斯堪的納維亞國家被禁了多年,并在一些地區以審查的形式發布。
4.All Quiet on the Western Front 《西線無戰事》(1930)
第一部講述戰爭恐怖的電影。《西線無戰事》提供了一種現實的、令人痛苦的關于一戰期間前線生活的視角,特別是講述了一名士兵對他所面臨的事件越來越失望的故事。這部電影在20世紀30年代和40年代在德國被納粹黨禁映,因為它被視為反德的信息,以及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的反戰立場。
5.The Blue Kite 《藍風箏》(1993)
這部是國產片,本片導演因此片被禁10年。電影在國際上獲得很多好評,但是在國內看不了。原因這里不做敘述
6.Brokeback Mountain 《斷背山》(2005)
李安的這部屢獲殊榮的電影在最佳影片獎被《撞車》(2004)奪走后陷入爭議。一些人指責奧斯卡仇視同性戀,尤其是這部電影被廣泛認為是當年的最佳影片,獲得的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獎比當時的任何一部電影都多。《斷背山》講述了兩個牛仔之間復雜的愛情和性關系。這部電影在一些中東國家和中國被禁,因為它描繪了同性戀。
7.Battle Royale 《大逃殺》(2000)
《大逃殺》經常被拿來與《饑餓游戲》(2008)相提并論,后者也因類似的原因被禁。這部電影講述了一群九年級的日本學生被送到一個島上,在那里他們必須自相殘殺,直到最后一名幸存者被宣布獲勝。雖然暴力場面有時會相當戲劇化,但整部電影中都有黑色幽默,這幫助它獲得了一種崇高的地位,盡管在一些國家被禁(包括現在的德國),《大逃殺》已經成為日本最成功的電影之一。
8.Hail Mary 《向瑪麗致敬》(1985)
褻瀆和露骨的性內容往往是電影被禁的完美組合。廣受贊譽的法國新浪潮導演讓-呂克·戈達爾在現代背景下重述了圣女誕生的故事。《向瑪麗致敬》上映后在巴西和阿根廷被禁。教皇約翰·保羅二世(Pope John Paul II)甚至對這部電影提出了批評,聲稱它“深深地傷害了信徒的宗教情感”,許多抗議者出現在各種開幕夜和電影節上。盡管如此,它還是受到了一些評論家的贊揚,尤其是在電影攝影方面。
9.Last Tango in Paris 《巴黎最后的探戈》(1972)
本文提到的第二部由馬龍·白蘭度主演的電影。由于其露骨的性內容,《巴黎最后的探戈》在韓國、葡萄牙、新加坡、意大利和智利等國家被禁了大約30年。在英國,這部電影被重新剪輯以減少性愛場面的持續時間,這使得它得以上映。這部電影關注的是一個美國男人和一個巴黎女人之間的性關系,被一些人認為是有史以來最色情和自由的電影之一。然而,關于白蘭度和導演貝爾納多·貝托魯奇在片場的行為引發了爭議。
10.Persepolis 《我在伊朗長大》(2007)
一部以伊朗革命為背景的成人動畫電影,改編自瑪嘉·莎塔碧的同名自傳體漫畫小說。盡管最初在黎巴嫩被禁,因為一些神職人員發現它“冒犯了伊朗和伊斯蘭教”,但在知識分子和政界的強烈抗議下,《我在伊朗長大》后來被釋放。該片在國際上映后,褒貶不一;影評人對這部電影給予了普遍的好評,而伊朗政府則繼續抱怨,并將《我在伊朗長大》從幾個電影節上撤下。它是動畫和世界電影的重要組成部分。
11.The Last Temptation of Christ 《基督最后的誘惑》(1988)
講述耶穌基督的一生總是冒著冒犯他人的風險。他所面對的世俗誘惑,尤其是性的誘惑,大大增加了他的冒犯。馬丁·斯科塞斯(Martin Scorsese)的《耶穌最后的誘惑》盡管含有免責聲明,解釋這部電影如何偏離了圣經中耶穌的生活,但也遭到了不少詆毀。該片在以色列被禁播,在新加坡則被徹底禁播,因為在新加坡,它從未獲得過放映或上映的許可。
12.Monty Python’s Life of Brian 《萬世魔星》(1979)
從一個基督的畫像到另一個…“他不是彌賽亞,他是一個非常淘氣的孩子。”布賴恩在最初的圣誕節出生在伯利恒隔壁的馬廄里,他的余生都被誤認為耶穌。《萬世魔星》是有史以來最受推崇和歡迎的喜劇電影之一。它甚至做出了有利于自己的禁止工作,例如在瑞典的海報上寫道:“太有趣了,它在挪威被禁止了!’